北京至廣州的鐵路。中國南北向主要交通大動脈。由南段粵漢鐵路和北段京漢鐵路兩部分組成。全線運營長度為2?313km!”倍尉h線(原稱蘆漢線,以蘆溝橋為起點),原由清政府向比利時借款修建,在1898年底動工,1906年4月1日通車,全長1?214.5km。南段粵漢線,又分別由不同時期興建的三段組成:第一段廣州至韶關(guān),由廣東商人集資自辦,請詹天佑主持工程,于1916年修通,全長224.2km。該段還有一條廣州至三水的支線長48.9km;第二段漢口至株洲,在1907年由官督商辦的湖南鐵路公司向商民集資興筑,至1911年完成株洲至長沙段50km。
武昌至長沙段則由詹天佑任督辦,英國人任總工程師,于1911年8月自武昌開始動工,1917年9月建成,計長410余km;第三段株洲至韶關(guān)段,因跨過湘粵兩省交界的五嶺,工程浩大而艱巨,工款又沒有著落,故久未動工,直至1933年才由當(dāng)時的鐵道部委派凌鴻勛任該路工程局局長兼總工程司,利用英國退還的庚子賠款修筑,1936年建成,于是南段全線接通。但由于有長江阻隔,漢口與武昌之間只能用輪渡連接。至1957年10月武漢長江大橋建成,火車可以從北京直通廣州,才將南北兩段統(tǒng)一稱為京廣鐵路。從1954年開始,由于運量迅速增加,分別從南北兩頭分段修建第二線,歷時30多年,終于在1988年底全線建成雙線鐵路。在興建第二線的同時,分區(qū)段進(jìn)行了電氣化建設(shè),現(xiàn)已全部完成。
免責(zé)聲明: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本站觀點。所轉(zhuǎn)載內(nèi)容之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