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師傅,垃圾堆里有‘寶’呀?”“挑兩塊舊布,給張大爺!
“擦拭過軸頸,臟兮兮、油乎乎的,張大爺有啥用?”“對咱們來說是個‘廢品’,可正因它沾有軸油,有潤滑作用,對修自行車的張大爺那真是個‘寶貝兒’!
這段職工間的對話無意中被集寧車輛段二連聯(lián)運檢修車間副主任劉忠文聽到。他心里一合計:既然修自行車的張大爺有“妙用”,那么單位清理機械設備油脂、污垢不也能使用嗎。
第二天,在工長碰頭會上,劉副主任把昨天聽到的和自己琢磨的“金點子”提了出來。車間主任何玉江說:“這個建議好。咱們就是要突破傳統(tǒng)思維,深挖‘金點子’,把身邊看得見、摸得著的,物盡其用!
定檢組工長馬巖榮說:“我們班組負責收集,把擦拭過軸頸、軸承的棉布送到設備組檢修機械設備!薄拔覀儼嘟M保證做到‘能用舊的絕不領新品’。”設備組工長李世長表態(tài)說。
何主任強調說:“這個剛‘出爐’的金點子,我們要利用好,要制定措施,形成長效機制,舊品的‘回收’、‘領券,不但要點數(shù),還要記錄上賬,相互制約!
今年以來,該車間多次圍繞“適應新常態(tài) 創(chuàng)效做貢獻”主題宣講任務,組織職工為車輛段獻計獻策,提合理化建議,16個“金點子”被采納、實施、推廣,在全段各車間各崗位發(fā)揮節(jié)支效應,一月就收獲“金效益”40余萬元。(尹亮)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本站觀點。所轉載內容之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