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技術本土化初試成就京張鐵路
甲午戰(zhàn)爭前后,清政府在修建京張鐵路之前,已經(jīng)修建了關內外鐵路、臺灣鐵路等數(shù)條鐵路,但在技術方面并未產(chǎn)生大的影響。直到1909年9月24日京張鐵路全線通車,由于這是一條完全由中國人自籌資金、自主設計并施工完成的干線鐵路,是鐵路技術在我國本土化的初試并獲得了成功,從而一舉成名。
中國第一批鐵路技術人才擔起筑路大任
京張鐵路之前,出現(xiàn)在中國大地上的鐵路,其技術主要是由外國人掌握,鐵路建設從選線、勘測、設計、施工到運營管理都由外國人把控,中國的技術人員只能承擔一些技術含量較低的建筑任務。中國要靠自己的力量修筑鐵路,人才是重要因素。
京張鐵路修建時,任總工程司、主持全路事宜的是曾在耶魯大學專攻鐵路工程專業(yè),并已在早期鐵路建設中嶄露頭角、積累了豐富經(jīng)驗的詹天佑。當時,詹天佑調集了分布在全國各條鐵路線上的中國工程技術人員參與京張鐵路的建設。詹天佑在《京張鐵路工程紀略》中寫道:“本路工程始終出力各員為:正工程司顏君德慶、陳君西林、俞君人鳳、翟君兆麟,工程司柴君俊疇、蘇君以昭、張君俊波等,余繁不及備載!边@8人中,顏德慶有留美經(jīng)歷,回國后供職于江蘇鐵路;陳西林、俞人鳳、翟兆麟、柴俊疇等4人為天津北洋武備學堂鐵路工程班1893年首批畢業(yè)生,曾供職于關內外鐵路等;張鴻誥、蘇以昭和張俊波為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畢業(yè)生。除這8人外,在京張鐵路供職的還有天津北洋武備學堂1893年鐵路工程班首批畢業(yè)生沈琪,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畢業(yè)學員耿瑞芝、李鴻年、劉德源、趙杰、周鳳侶、胡兆蓉、俞妙元、王桂心、張可銘、邵善閶、馬聯(lián)升等。國外留學和國內培養(yǎng)的第一批鐵路技術人才擔起了修建京張鐵路的大任。
京張鐵路在重重壓力下成功修建
鐵路是舶來品,在中國的土地上蹣跚起步,清政府最初視鐵路如洪水猛獸,后來“為自強要策”不得已興辦鐵路。后更有西方勢力將鐵路作為侵華的工具,力圖控制鐵路的修筑權。而要修建的京張鐵路因要穿越居庸關、八達嶺,層巒疊嶂,石峭彎多,在當時已建或在建的鐵路中,其工程是最為艱巨的。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京張鐵路所受的關注度及所承擔的壓力可想而知。不顧“能修建此路的中國工程司尚未出世”的西方言論壓力,這批有志于為國筑路的年輕工程司聚集在詹天佑旗下,一方面因地制宜采取新的技術措施和引進國外新的技術設備;一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先進管理辦法和制度,保證了修筑任務的順利完成。而這些技術措施和管理辦法日后也被其他鐵路競相效仿。
京張鐵路技術本土化采取的主要措施
鋪設“人”字形折返線。為解決八達嶺越嶺問題,他們借鑒美國修高山鐵路的經(jīng)驗,將線路引進青龍橋東溝設站,并在此折返通過八達嶺,用兩個火車頭將列車前拉后推,形成“人”字形線路。八達嶺隧道長度也由此縮短近一半,從最初設計的1800米縮短到1091米。
引進推廣自動車鉤。自動車鉤由美國人于1873年創(chuàng)制,車鉤連接后,提鉤及關銷均很方便,且沒有山地行車脫鉤的危險。詹天佑考慮到京張鐵路大坡道行車安全及日后全國鐵路既有平原地段又有山區(qū)地段,因此引進自動車鉤并力主在全國推廣使用。
購置當時世界上的新型大馬力機車。鑒于關溝段路況特殊,1908年、1909年,他們先后向英國北英公司購置4臺0-6-6-0型活節(jié)馬萊型機車,后又向美國播德溫工廠購進2-8-8-2型活節(jié)馬萊型機車——當時亞洲最大牽引力機車。另外,為滿足馬萊型機車行駛之需要,他們設置了相應的機務設備,并在南口設立機車維修工廠等。
鐵路工程是一項集眾多技術于一體的專業(yè)工程,受制于社會工業(yè)化發(fā)展進程。修建京張鐵路的中國技術人員在借鑒國外經(jīng)驗、引進國外先進機器設備的同時,結合本國的具體實際,靈活運用所學,使京張鐵路成為近代鐵路技術在中國本土化集中體現(xiàn)的第一個成功案例。從這個意義上說,京張鐵路勝利建成,其在工程技術領域的影響和社會歷史上的影響同樣深遠。
本文圖片由張鳳霞提供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本站觀點。所轉載內容之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
鐵路資訊
- 農歷小年車票開售 鐵路春運售票超1億張08:09
- 這一年,你的平安有鐵路人在守護08:09
- 京張“四電”通過初驗08:08
- 鐵路新裝備拉動“公轉鐵”08:07
- 推進安全生產(chǎn)整治有新招08:06
網(wǎng)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