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已逝,原終是人
白鹿原就是白嘉軒,一道原具象為一個人;白嘉軒就是白鹿原,一個人撐著一道原。這是陳忠實先生對白鹿原和白嘉軒的概括。
巴爾扎克說“小說被認為是一個民族的秘史”。特殊的時代背景,濃厚的關中風情,朱先生對“學為好人”的堅守,白嘉軒的“耕讀傳家”,鹿子霖的望子成龍,白孝文命運反轉,黑娃被迫為匪,并成為共產黨的地下工作者,鹿兆鵬和白靈追求理想投奔革命,鹿兆海舍生取義......隨著大革命的洪流,日寇入侵的危機,三年內戰(zhàn)的動蕩,白鹿原上也歷經風云變幻,舊體制與新變革的矛盾使古老的土地在陣痛中顫栗,一軸中國陜北農村斑斕多彩、觸目驚心的長幅畫卷就此潑墨,中華民族的根脈也在洗禮中承傳。
書中最佩服的人是程朱理學關中學派的最后一位傳人--朱先生,他是對關中學派的最后一位繼承者和堅守者,一生踐行“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立身準則,也就更能對他冒著生命危險勸說清兵總督免于和革命軍在古城西安開戰(zhàn),在白鹿原風云變幻的時局中堅持編寫縣志的執(zhí)著,甚至不惜以耄耋之軀攜七位老學者親赴抗日戰(zhàn)場殺敵的舉動感同身受。他收受弟子要“學為好人”,而最得意的弟子卻是當過土匪的黑娃;他在白鹿書院編寫縣志歸隱,而掛念的依然是大饑荒中的災民;他贊嘆砥柱人間是此峰的華山,而他才是白鹿原上的最高峰。
《鄉(xiāng)約》是白鹿原人的立身準則,而白嘉軒就是基于這樣的文化心理形態(tài)而產生的,在他身上體現(xiàn)著宗法制度的兩面性:仁義的道德要求和殘酷的宗法約束,所以他的腰挺得直,一生不做虧心事(除了與鹿子霖換地事件之外,這也是他在看到鹿子霖最后精神失常后經常自責的一件事),可以說他是白鹿原上最后一位真正意義上的族長。他堅守《鄉(xiāng)約》,但也面臨著來自多種勢力的挑戰(zhàn),潛在的對手是經濟實力相當卻違背《鄉(xiāng)約》精神的鹿子霖;黑娃的叛逆天性和田小娥的“水性楊花”,是白嘉軒和他的《鄉(xiāng)約》絕對不能容忍的;他倚重的白孝文的墮落,雖傷他最深,卻依然撞不亂他的心理秩序,而堅持讓白孝武繼任族長時秉承“耕讀傳家”;對追逐新的思想而與家人反目的鹿兆鵬和女兒白靈,他卻是徒嘆奈何,這也是他基于《鄉(xiāng)約》唯一難以呈現(xiàn)自信的對手......
白鹿原上每個人的命運都在是時代的潮流中或好或壞,而白孝文的一段內心獨白卻是《白鹿原》的靈魂所在:活著就要記住,人生最痛苦最絕望的那一刻是最難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結束的最后一刻;熬過去掙過去就會開始一個重要的轉折,開始一個新的輝煌歷程;心軟一下熬不過去就死了,死了一切就都完了。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煩惱,但事情總歸是能解決的,生活還是要繼續(xù),“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要常想一二”,好好活著,何嘗不是對自己負責呢?好好活著,活著就有希望。
歲月的春夏秋冬一遍又一遍,一茬又一茬地走過這片古老的渭河平原,白鹿傳說沉寂在人們久違的記憶中,不管經歷多少坎坷風雨,生活的車輪依然不舍晝夜地滾動前行,這是歲月蘊含的冷酷而堅實的力量。其實無論是睿智的朱先生,還是守護白鹿村的白嘉軒,亦或是最后瘋癲的鹿子霖......他們的故事也都如一壺濁酒,古今多少事,都付談笑中。
人生而白,走過為路(鹿),終歸成圓(原)!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本站觀點。所轉載內容之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
鐵路資訊
- 農歷小年車票開售 鐵路春運售票超1億張08:09
- 這一年,你的平安有鐵路人在守護08:09
- 京張“四電”通過初驗08:08
- 鐵路新裝備拉動“公轉鐵”08:07
- 推進安全生產整治有新招08:06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